子规夜半犹啼血,不信东风唤不回
—吴杨个人先进事迹材料
本人就职于江汉大学基建与后勤管理处档案室,漫步于校园,看到一幢又一幢漂亮楼房拔地而起;看到一天比一天更美的校园风景;看到青春年少热情洋溢的莘莘学子走过身旁,不禁感叹“时间过得真快”的同时,也认识到唯有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。截止今日,我已经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整整21年了,这21年来,我始终以一腔热情认真做好档案管理这份“冷门工作”,虽然即将离开我热爱的工作岗位,告别职业生涯,但我毫不后悔当初的选择,因为在这个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二十多载,我觉得人生价值在此得到体现。
自学校四校合并异地建校,2002年迁入新址以来,新校建设规模日益扩大,办学条件大幅提升,学校实力与日俱增,今年已然跻身于一本招生高校之列,在武汉地区已具相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。加强基建档案管理工作,是学校快速发展,硬件条件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。借最美档案人评选机会,下面我想谈谈这二十多年来的工作体会与感受。
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
从事档案工作21年来,我深深的认识到,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才能适应新形势,解决新问题。在工作中,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,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一个习惯,在工作中学习,在学习中工作。21年来,我系统地学习了《档案学》、《档案法》等相关专业知识,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档案业务培训班,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及业务技能。注重收集、整理、立卷、归档各项基建工程档案资料、竣工图,注重与档案指导人员交流,及时沟通,按要求完成立卷归档工作。通过努力,完成新校建设以来所有基建档案2690盒,4674份(册)资料的收集、整理、归档和移交;按归档要求,移交武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新江汉大学南北区学生公寓、南E区教学大楼、动物实验中心、派出所保卫处办公楼、多功能体育馆(主馆、训练馆、附属用房)、艺术学院扩建楼、化环学院扩建楼等建设工程竣工资料223卷。
只有健全工作制度才能保障档案正常管理
制度如渠,行为如水。渠道怎么设,水就怎么流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,必须修好制度建设这道“渠”,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落到实处,才能引好工作的“水”,搞好基建档案的管理工作。
随着学校迁入新址,学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,基建档案骤然增多,收集、整理、归档资料的工作量随之增加。在我的档案管理工作中,不断遇到新的问题,我没有畏难而退,而是潜下心来,根据学校基建档案工作的情况,结合学校实际,先后制定本部门的《档案室岗位职责》、《基建档案保密制度》、《基建档案鉴定销毁制度》、《基建档案借阅利用制度》等针对性、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,有效地保障了学校基建档案的正常管理。
只有提高服务意识才能促进学校基本建设
在做好基建档案基础工作的同时,逢有学校有新基建和大型维修项目,从项目启动伊始,我就注意收集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资料,包括报告、批文、方案、合同及图纸等,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及承建、施工单位,留意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,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送交必须归档的各种资料。同时,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断有相关管理、技术或施工人员需要查阅已经收集或移交给校档案馆的基建档案,我会严格按相关的查阅和保密规定,提供档案查阅,必要时联系和协助校档案馆,及时提供档案查阅服务。所作的这些工作,能促进项目顺利实施,唯有提高为学校基本建设服务的意识,才能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对档案查阅的需求。
只有默默耕耘才能实现自我升华
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,冬去春来,转眼二十载春秋,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好每件工作。由于成绩突出,先后被评为“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”,“年度考核优秀工作者”,“江汉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通过自已的学习和考试,获得了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“城建档案管理员”合格证书。就像档案默默地记录着学校发展壮大一样,我也默默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。
只有培养新人才能延续档案正常管理
时间过得真快,即将告别职业生涯,离开自己热爱一生奉献一生的岗位了。人可以离开,但档案管理的工作得延续下去,一年前我向部门主要负责人提请调入新人接手基建档案管理工作。今年初新人上岗后,我决定把她扶上马,送一程,做好对新人的传、帮、带,毫无保留的向其传授多年积累下来档案管理的知识和技能,详细介绍基建档案管理的特点及注意事项;要求其尽快掌握基建档案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,及时完成基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任务;嘱其不断学习档案管理知识和参加档案管理业务培训,拓宽视野,不断提高,以适应新形势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。相信能在退休之前为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,延续基建档案的正常管理。
2016年4月